作者:張庭嘉 Ting-jia Zhang
編輯:廖婉妏 Wan-wen Liao
出版類型:全插畫集
出版單位:花椒設計工作室
ISBN:9786269648412(平裝)
《森林》導讀
Christina Lee:
作為一個遊走在視覺藝術與裝置、空間創作之間的藝術家,你會希望讀者怎麼觀看此作品《森林》?
Ting-jia Zhang:
要談《森林》的起點,必須回溯到 2017年的著作《任意物件》。
《任意物件》的重點,其實是在談論我們短暫生命中、所有動態現成物所建構出來的物質體系——可說是一本以「生活現象」反推設計原理的入門書籍。在《任意物件》的圖像中,讀者可以看見我在2014~2017年的許多日常生活觀察。我刻意將設計理論的書寫,濃縮在這本書的前半段其中幾頁,一方面是希望讀者瀏覽當下,可以將焦點放在城市觀察與城市參與的工作成果上;另一方面也期待讀後尚有時間、細細品味這些現象與藝術理論、影像理論、哲學理論之間的關係。
《森林》則是一本建構在任意物件所闡述的原理上、但不刻意具體書寫原理的全插畫集。《任意物件》討論的是如何在同一個長期居所延長主體的陌生感,而《森林》直接給予觀者一個陌生的語言系統、生活物件系統,讓觀者自己推理這個生活群體的文化內容。
Christina Lee:
確實難得可以重新看見你的繪畫作品,就我所知,你在2018《嘉嘉宇宙》計畫後,開始轉往空間裝置及室內設計,這次用全插畫集的方式回歸,是有甚麼契機呢?
Ting-jia Zhang:
如果更精準地說,我比較不把它想成一種回歸,而是我漸漸把繪畫手段移轉到其他領域。在繪畫的時候,我們經常預想這個畫作被繪製完的畫面,而畫筆及顏料是完成畫面所需的主要媒材;在創造事件或是空間類的物件時也是相同的,我們需要設想未來空間中成果的特定畫面,而完成這個畫面的媒材,不只包含工藝類、也可以是各種與「人」的溝通。所以算是正式過渡到多媒材創作的領域。
回到《森林》上,我反而預先有畫面的是這段導讀文字,希望有作品可以承先起後地說明我過去的創作歷程,以及未來計畫。
Christina Lee:
聽起來《森林》的插畫不是這次發表的主體。但對讀者來說,它是一個充滿有機物設計的美麗作品,你會引導讀者怎麼理解這個起始印象?
Ting-jia Zhang:
謝謝你問了這題,這是一個龐大的問題。我先回答整體設定,或許之後的問題我可以回答到一些關於這本書的細部設計。回到我對「原理」的執著,書中的人造物,他們有明確的語言系統、構造系統、設計思潮,我們也可以一探他們的禮儀、服飾、流行,它是一個我們尚未探索到的「文化」,我把它設定在一個與我們時空同步,科技約領先我們十年的、尚未被發現的國家。
Christina Lee:
所以它不是一個奇幻作品?
Ting-jia Zhang:
對的,它不是一個奇幻作品,對我來說,它更像一本在談設計基本功的教科書。
Christina Lee:
老實說,確實有點意外它不是奇幻作品,我應該用甚麼切入點來理解它是一本教科書?
Ting-jia Zhang:
書裡面我沒有用太複雜的表現形式,你可以清楚看見建物的組成方式、廣告招牌上的排版邏輯、衣著的版型設計,它沒有太多超出我們世間可以理解的技術範疇。甚至在森林的視覺,相對於建築設計,我用了更多台灣六零年代的排版邏輯。這個「森林文化」跟我們一樣,面對未來的設計思潮,也可以是復刻的,我想傳達他們跟我們一樣,面對設計有充滿人性溫度的一面。
當然,當作品完成的時候,作者解讀本來就不具權威,我並不擔心有人將它視為一個奇幻作品,你要把他當成一本日記,都不影響觀看這本書的本質。我也很喜歡看其他創作者的訪談,觀察他如何理解自己,觀察我自身如何理解他的作品。
Christina Lee:
是的,我想這也是我很喜歡跟你聊你的作品的原因,因為你經常跟我分享你的作品超出大眾直覺可以理解的部分,尤其你在近年做了許多具有「社會服務」性質的工作:像是室內設計、平面設計、甚至近期還有教職身分,這跟我初認識你時理解的你有很大的差距,這之間的轉捩點是什麼?
Ting-jia Zhang:
嗯,你講到的這塊確實是這段生命給予我的課題。小時候,我也以為自己會加入純藝術的養成之中,成為一位簽約藝術家。從小接受純藝術啟蒙的我,在升學過程中是很掙扎的,一方面我很想創作,也想成為一個課業不錯的人,可以說是不夠早下定決定、勇敢走向某一個路途吧,又或者來自我的貪心,希望可以兼顧創作跟課業。
等到真有意識要做抉擇的時候,大概是碩班畢業時,但當時我的應用藝術啟蒙養成也差不多了,心境也沒有覺得一定得當簽約藝術家,而且要投資者賭我這種混種產品,大概要比我瘋癲吧?當時獨立設計師的觀念很盛行,發現可以是另一種切入點,我也就順勢加入了。
我很幸運,在獨立設計師的狀態下與許多廠商與業主相遇。機緣是很巧妙的,常常在合作後,業主才透露找我之前已搜尋過我的資料,彼此有裝置實作的經驗,合作起來相當愉快。我也發現業主給我的啟發很大,當我正式接觸到業界,才驚覺自己就像是有點基本功的新鮮人:要跟文化單位合作,對文化沒有謙遜的心態是行不通的;要跟有科技背景的業主合作,你在他面前展示你的電路知識,也只是班門弄斧。
近期之所以熱衷「社會服務」有個主要原因,是它非得參與一個起源於他人的「故事」,這個故事要跟自身交融,必定會有需要磨合的地方,但這些磨合的過程會促進我想要進行更多有趣的「書寫」。尤其跟文化或教育單位合作後的訪談,我都感受自己的作品正在被多重解讀,這樣的多重解讀對藝術家或設計師來講,是非常健康的討論。如果作品可以讓大眾一起體驗生活的各種面向,不正意味者文明的進展有越來越多可能性嗎?
Christina Lee:
聽完你對社會服務的理解,我似乎能爬梳出你對《森林》的定位,它比較像是你這段社會服務的歷程中,一個中介作品,對你這段時期所應用到的基本功、所做的過渡註解?
Ting-jia Zhang:
是,我想這樣理解非常符合我的初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是以漫畫、或是具有明確城市的方式來詮釋《森林》。它在閱讀的經驗上會比較像閱讀文字符號,讀者透過文字獲得一些關鍵畫面,再由這些畫面來建構個人對文化的專屬理解。
Christina Lee:
這個自由度的設定很好,確實滿像非線性敘事小說或是互有關聯的散文。剛翻開《森林》,我自己最先好奇的細節是這些有點像密碼的文字是?我要怎麼去理解這些文字設計的意涵?
Ting-jia Zhang:
語言起源,目前仍是一個具有討論度的話題,尤其對字體設計有興趣的設計師來講,它是一個系統層面的問題。在《森林》裡,我並不打算真的去指涉某個字符與字義之間的明確關係,反倒是建立初始原則、為我主要的信念。我假設它是跟我們一樣東亞地區的國家、也是基於繁體中文所衍伸出來的語言系統,而且森林語是一強調中宮的語種。
字面幾乎是正方形而非直式矩形,如果以空間透視圖說來理解,我刻意希望它是完美的正方形單消點系統,這樣的設計帶給觀者強勢、直接、霸權的特質,大部分的字體設計也希望盡量以中軸對稱、點對稱等方式來處理,強調森林文化的多元特質,畢竟如果採用重心較低的字體或是字面非矩形的字體,就無法跟森林文化的有機線條人造物形成有趣的對比,這個對比就比較屬於我個人判斷的部分,我相信也有很多設計師在設計上強調的是和諧、而不是矛盾對比。
Christina Lee:
在語言設計上你的思考比我想像的還要嚴謹,這個語種是我個人認為之所以初看會覺得奇幻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否可以聊聊有機線條人造物的部分?看起來森林文化擁有一些獨特的科技?
Ting-jia Zhang:
森林裡面所繪製的一些人造物,相信是人類文明的近未來可以完整掌握的技術。它的原理假說很單純,我們現在的設計師大多是針對三維的實體進行設計——想像我們如果要從產品設計師的角度設計一株植物,那必然需要加入時間參數,找出這株植物的關鍵生長節點,種子長甚麼樣子、十天後長甚麼樣子、開枝展葉後長甚麼樣子、衰老後的樣子。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,我們現在可以透過剪輯影片或是製作動畫,以二維圖像加上時間軸的方式編輯一個影像的關鍵節點,產生電影、Youtube、Netflix等事物,文明的進展讓人類生活更豐富了,森林文化只是繪製我們很近的未來生活的其中一種樣子。
Christina Lee:
我聽到這裡更可以理解它不是奇幻作品的原因,畢竟她是描繪一個跟我們語言系統很接近的未來生活,裡面還應用到一些經典的設計觀念,這次的《森林》似乎又比大學時期的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的觀點更進化了,你怎麼看待《森林》跟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之間的關係?
Ting-jia Zhang:
如果我向你反駁「進化」的觀點,你大概會覺得我真的很煩人。其實我所有作品背後的知識是相同的,對我來講「原理」是很難創新的,關於原理的創新,或許要去請益頂尖的哲學家或物理學家,我頂多是重新安排了一個新的「現象」。音樂也是如此,我常常在頂尖音樂家的演奏裡聽見他們對樂理的參透、以及對新技術的運用能力,在2/4、3/4、4/4的節奏結構下玩出新招式或搭配聲響、即興、口白、情緒渲染來瓦解結構,在視覺設計或人造物設計的領域也是如此的,所以《森林》跟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所應用到的技巧是一樣的,只是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是在紀錄身為一個設計師的日常思考,而《森林》是在特指一個文化中的人造物筆記。
Christina Lee:
不會煩人的,我是喜歡聽創作者講述個體立場的人,雖然誤讀在當代的閱讀思考裡並不是壞事,但畢竟已經有這個導讀訪談可以輔助讀者思考,就應該要詢問作者清楚當初的設計意圖。我想到這邊已經大致清楚說明《森林》的定位與創作背景了。個人想問的最後一題是:你會期待森林有續集嗎?還是其實你已經在安排森林的續集?
Ting-jia Zhang:
關於《森林》的續集,我採開放性思考,它可能後續會有一些其他合作也不一定,畢竟要出一本插畫集是滿累的事,並不是說書寫或是繪製是很勞碌,主要在於它背後要談的原理是讓我比較困擾的部分,畢竟我的每個創作計劃背後都有一個要談的知識系統——除了剛剛講的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、《森林》、《任意物件》,像《嘉嘉宇宙》談的是城市參與、主體心理的再現與記憶。空間設計領域的精選集當然一定是會有,那倒比較單純,我相信會有一本書籍是談當代工藝跟森林之間的差異,但非近期計畫,畢竟累積更多實體作品、再來談閱讀的力度會比較高。下一本書的具體內容,我還需要再著墨著墨。
Christina Lee:
你真的很有創作熱情,最後再追問一下有沒有考慮過找出版社合作?目前大部分是以免費閱讀或像這次《森林》以獨立出版的方式運作,很好奇你在這方面的價值取捨。
Ting-jia Zhang:
我還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,可能我在創作方面的控制欲是很強的人。而且,我的東西出版社出這應該會賠錢吧?《森林》這次會採用獨立出版的方式,主要是因為它如果有實體可閱讀、我覺得會滿有實在感的。設想是一本圖像字典,讓我想到小時候看過的百科全書,作品溫度是我近期很重要的抉擇原因之一。
Christina Lee:
原來如此,看來關於出版面你也是很開放的,希望今天的訪談設計可以協助讀者更容易入門《森林》,期待讀者可以在《森林》中找到個人的專屬理解。
Ting-jia Zhang:
謝謝Christina,由熟識的你來作此作品訪談格外合適,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。
編輯:廖婉妏 Wan-wen Liao
出版類型:全插畫集
出版單位:花椒設計工作室
ISBN:9786269648412(平裝)
《森林》導讀
Christina Lee:
作為一個遊走在視覺藝術與裝置、空間創作之間的藝術家,你會希望讀者怎麼觀看此作品《森林》?
Ting-jia Zhang:
要談《森林》的起點,必須回溯到 2017年的著作《任意物件》。
《任意物件》的重點,其實是在談論我們短暫生命中、所有動態現成物所建構出來的物質體系——可說是一本以「生活現象」反推設計原理的入門書籍。在《任意物件》的圖像中,讀者可以看見我在2014~2017年的許多日常生活觀察。我刻意將設計理論的書寫,濃縮在這本書的前半段其中幾頁,一方面是希望讀者瀏覽當下,可以將焦點放在城市觀察與城市參與的工作成果上;另一方面也期待讀後尚有時間、細細品味這些現象與藝術理論、影像理論、哲學理論之間的關係。
《森林》則是一本建構在任意物件所闡述的原理上、但不刻意具體書寫原理的全插畫集。《任意物件》討論的是如何在同一個長期居所延長主體的陌生感,而《森林》直接給予觀者一個陌生的語言系統、生活物件系統,讓觀者自己推理這個生活群體的文化內容。
Christina Lee:
確實難得可以重新看見你的繪畫作品,就我所知,你在2018《嘉嘉宇宙》計畫後,開始轉往空間裝置及室內設計,這次用全插畫集的方式回歸,是有甚麼契機呢?
Ting-jia Zhang:
如果更精準地說,我比較不把它想成一種回歸,而是我漸漸把繪畫手段移轉到其他領域。在繪畫的時候,我們經常預想這個畫作被繪製完的畫面,而畫筆及顏料是完成畫面所需的主要媒材;在創造事件或是空間類的物件時也是相同的,我們需要設想未來空間中成果的特定畫面,而完成這個畫面的媒材,不只包含工藝類、也可以是各種與「人」的溝通。所以算是正式過渡到多媒材創作的領域。
回到《森林》上,我反而預先有畫面的是這段導讀文字,希望有作品可以承先起後地說明我過去的創作歷程,以及未來計畫。
Christina Lee:
聽起來《森林》的插畫不是這次發表的主體。但對讀者來說,它是一個充滿有機物設計的美麗作品,你會引導讀者怎麼理解這個起始印象?
Ting-jia Zhang:
謝謝你問了這題,這是一個龐大的問題。我先回答整體設定,或許之後的問題我可以回答到一些關於這本書的細部設計。回到我對「原理」的執著,書中的人造物,他們有明確的語言系統、構造系統、設計思潮,我們也可以一探他們的禮儀、服飾、流行,它是一個我們尚未探索到的「文化」,我把它設定在一個與我們時空同步,科技約領先我們十年的、尚未被發現的國家。
Christina Lee:
所以它不是一個奇幻作品?
Ting-jia Zhang:
對的,它不是一個奇幻作品,對我來說,它更像一本在談設計基本功的教科書。
Christina Lee:
老實說,確實有點意外它不是奇幻作品,我應該用甚麼切入點來理解它是一本教科書?
Ting-jia Zhang:
書裡面我沒有用太複雜的表現形式,你可以清楚看見建物的組成方式、廣告招牌上的排版邏輯、衣著的版型設計,它沒有太多超出我們世間可以理解的技術範疇。甚至在森林的視覺,相對於建築設計,我用了更多台灣六零年代的排版邏輯。這個「森林文化」跟我們一樣,面對未來的設計思潮,也可以是復刻的,我想傳達他們跟我們一樣,面對設計有充滿人性溫度的一面。
當然,當作品完成的時候,作者解讀本來就不具權威,我並不擔心有人將它視為一個奇幻作品,你要把他當成一本日記,都不影響觀看這本書的本質。我也很喜歡看其他創作者的訪談,觀察他如何理解自己,觀察我自身如何理解他的作品。
Christina Lee:
是的,我想這也是我很喜歡跟你聊你的作品的原因,因為你經常跟我分享你的作品超出大眾直覺可以理解的部分,尤其你在近年做了許多具有「社會服務」性質的工作:像是室內設計、平面設計、甚至近期還有教職身分,這跟我初認識你時理解的你有很大的差距,這之間的轉捩點是什麼?
Ting-jia Zhang:
嗯,你講到的這塊確實是這段生命給予我的課題。小時候,我也以為自己會加入純藝術的養成之中,成為一位簽約藝術家。從小接受純藝術啟蒙的我,在升學過程中是很掙扎的,一方面我很想創作,也想成為一個課業不錯的人,可以說是不夠早下定決定、勇敢走向某一個路途吧,又或者來自我的貪心,希望可以兼顧創作跟課業。
等到真有意識要做抉擇的時候,大概是碩班畢業時,但當時我的應用藝術啟蒙養成也差不多了,心境也沒有覺得一定得當簽約藝術家,而且要投資者賭我這種混種產品,大概要比我瘋癲吧?當時獨立設計師的觀念很盛行,發現可以是另一種切入點,我也就順勢加入了。
我很幸運,在獨立設計師的狀態下與許多廠商與業主相遇。機緣是很巧妙的,常常在合作後,業主才透露找我之前已搜尋過我的資料,彼此有裝置實作的經驗,合作起來相當愉快。我也發現業主給我的啟發很大,當我正式接觸到業界,才驚覺自己就像是有點基本功的新鮮人:要跟文化單位合作,對文化沒有謙遜的心態是行不通的;要跟有科技背景的業主合作,你在他面前展示你的電路知識,也只是班門弄斧。
近期之所以熱衷「社會服務」有個主要原因,是它非得參與一個起源於他人的「故事」,這個故事要跟自身交融,必定會有需要磨合的地方,但這些磨合的過程會促進我想要進行更多有趣的「書寫」。尤其跟文化或教育單位合作後的訪談,我都感受自己的作品正在被多重解讀,這樣的多重解讀對藝術家或設計師來講,是非常健康的討論。如果作品可以讓大眾一起體驗生活的各種面向,不正意味者文明的進展有越來越多可能性嗎?
Christina Lee:
聽完你對社會服務的理解,我似乎能爬梳出你對《森林》的定位,它比較像是你這段社會服務的歷程中,一個中介作品,對你這段時期所應用到的基本功、所做的過渡註解?
Ting-jia Zhang:
是,我想這樣理解非常符合我的初衷。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是以漫畫、或是具有明確城市的方式來詮釋《森林》。它在閱讀的經驗上會比較像閱讀文字符號,讀者透過文字獲得一些關鍵畫面,再由這些畫面來建構個人對文化的專屬理解。
Christina Lee:
這個自由度的設定很好,確實滿像非線性敘事小說或是互有關聯的散文。剛翻開《森林》,我自己最先好奇的細節是這些有點像密碼的文字是?我要怎麼去理解這些文字設計的意涵?
Ting-jia Zhang:
語言起源,目前仍是一個具有討論度的話題,尤其對字體設計有興趣的設計師來講,它是一個系統層面的問題。在《森林》裡,我並不打算真的去指涉某個字符與字義之間的明確關係,反倒是建立初始原則、為我主要的信念。我假設它是跟我們一樣東亞地區的國家、也是基於繁體中文所衍伸出來的語言系統,而且森林語是一強調中宮的語種。
字面幾乎是正方形而非直式矩形,如果以空間透視圖說來理解,我刻意希望它是完美的正方形單消點系統,這樣的設計帶給觀者強勢、直接、霸權的特質,大部分的字體設計也希望盡量以中軸對稱、點對稱等方式來處理,強調森林文化的多元特質,畢竟如果採用重心較低的字體或是字面非矩形的字體,就無法跟森林文化的有機線條人造物形成有趣的對比,這個對比就比較屬於我個人判斷的部分,我相信也有很多設計師在設計上強調的是和諧、而不是矛盾對比。
Christina Lee:
在語言設計上你的思考比我想像的還要嚴謹,這個語種是我個人認為之所以初看會覺得奇幻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否可以聊聊有機線條人造物的部分?看起來森林文化擁有一些獨特的科技?
Ting-jia Zhang:
森林裡面所繪製的一些人造物,相信是人類文明的近未來可以完整掌握的技術。它的原理假說很單純,我們現在的設計師大多是針對三維的實體進行設計——想像我們如果要從產品設計師的角度設計一株植物,那必然需要加入時間參數,找出這株植物的關鍵生長節點,種子長甚麼樣子、十天後長甚麼樣子、開枝展葉後長甚麼樣子、衰老後的樣子。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,我們現在可以透過剪輯影片或是製作動畫,以二維圖像加上時間軸的方式編輯一個影像的關鍵節點,產生電影、Youtube、Netflix等事物,文明的進展讓人類生活更豐富了,森林文化只是繪製我們很近的未來生活的其中一種樣子。
Christina Lee:
我聽到這裡更可以理解它不是奇幻作品的原因,畢竟她是描繪一個跟我們語言系統很接近的未來生活,裡面還應用到一些經典的設計觀念,這次的《森林》似乎又比大學時期的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的觀點更進化了,你怎麼看待《森林》跟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之間的關係?
Ting-jia Zhang:
如果我向你反駁「進化」的觀點,你大概會覺得我真的很煩人。其實我所有作品背後的知識是相同的,對我來講「原理」是很難創新的,關於原理的創新,或許要去請益頂尖的哲學家或物理學家,我頂多是重新安排了一個新的「現象」。音樂也是如此,我常常在頂尖音樂家的演奏裡聽見他們對樂理的參透、以及對新技術的運用能力,在2/4、3/4、4/4的節奏結構下玩出新招式或搭配聲響、即興、口白、情緒渲染來瓦解結構,在視覺設計或人造物設計的領域也是如此的,所以《森林》跟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所應用到的技巧是一樣的,只是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是在紀錄身為一個設計師的日常思考,而《森林》是在特指一個文化中的人造物筆記。
Christina Lee:
不會煩人的,我是喜歡聽創作者講述個體立場的人,雖然誤讀在當代的閱讀思考裡並不是壞事,但畢竟已經有這個導讀訪談可以輔助讀者思考,就應該要詢問作者清楚當初的設計意圖。我想到這邊已經大致清楚說明《森林》的定位與創作背景了。個人想問的最後一題是:你會期待森林有續集嗎?還是其實你已經在安排森林的續集?
Ting-jia Zhang:
關於《森林》的續集,我採開放性思考,它可能後續會有一些其他合作也不一定,畢竟要出一本插畫集是滿累的事,並不是說書寫或是繪製是很勞碌,主要在於它背後要談的原理是讓我比較困擾的部分,畢竟我的每個創作計劃背後都有一個要談的知識系統——除了剛剛講的《有機物與無機物筆記》、《森林》、《任意物件》,像《嘉嘉宇宙》談的是城市參與、主體心理的再現與記憶。空間設計領域的精選集當然一定是會有,那倒比較單純,我相信會有一本書籍是談當代工藝跟森林之間的差異,但非近期計畫,畢竟累積更多實體作品、再來談閱讀的力度會比較高。下一本書的具體內容,我還需要再著墨著墨。
Christina Lee:
你真的很有創作熱情,最後再追問一下有沒有考慮過找出版社合作?目前大部分是以免費閱讀或像這次《森林》以獨立出版的方式運作,很好奇你在這方面的價值取捨。
Ting-jia Zhang:
我還真的沒想過這個問題,可能我在創作方面的控制欲是很強的人。而且,我的東西出版社出這應該會賠錢吧?《森林》這次會採用獨立出版的方式,主要是因為它如果有實體可閱讀、我覺得會滿有實在感的。設想是一本圖像字典,讓我想到小時候看過的百科全書,作品溫度是我近期很重要的抉擇原因之一。
Christina Lee:
原來如此,看來關於出版面你也是很開放的,希望今天的訪談設計可以協助讀者更容易入門《森林》,期待讀者可以在《森林》中找到個人的專屬理解。
Ting-jia Zhang:
謝謝Christina,由熟識的你來作此作品訪談格外合適,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合作的機會。